联系电话:147-5300-4329

新闻资讯/News information

详细内容

清洁技术热泵减排潜力超15亿吨,多元工业应用场景有待激发

热泵减排潜力超15亿吨

微信图片_20250806165311.png

热泵是一种高效能量转换装置,通过消耗少量电力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,可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用热需求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
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所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在未来的清洁供热领域,热泵会起到关键性作用,处于绝对的核心技术地位。热泵是一个新兴产业,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,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。

此前,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《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。明确提出,力争到2030年,热泵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,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20%以上,大功率高温热泵、高效压缩机、新型制冷剂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,热泵建筑应用面积和热泵机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,热泵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,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扩大。

中国节能协会副监事长兼热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恒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总体上来讲,中国热泵技术的减排潜力,大约在15亿吨—20亿吨,约占中国总碳排放量的15%—20%。

目前,国内外工业热泵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赵恒谊介绍,其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首先,在技术研发层面,工业热泵主机技术正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其次,在应用实践方面,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已形成多维度拓展态势,涵盖石油化工、纺织印染、食品加工、造纸、医药、建材等多个工业领域,并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中都展现出技术适配性和提升效率的潜力。

工业热泵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,通过电气化手段,实现了余热的回收与再利用,并显著提升了余热的品质。例如,它能够将原本四五十度的余热提升至一百多度进行再利用。在没有热泵技术的情况下,这些余热通常会被浪费,直接排放到环境中。

日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《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推动园区积极利用生物质能、核能、光热、地热、工业余热等热能资源,实现供热系统清洁低碳化。


seo seo